图书介绍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研究 基于提高我国国债宏观经济调控效果的视角【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研究 基于提高我国国债宏观经济调控效果的视角
  • 鲍银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4928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81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198页
  • 主题词:中国经济-宏观经济调控-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研究 基于提高我国国债宏观经济调控效果的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理论意义1

一、研究背景1

二、理论意义3

第二节 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及观点创新4

一、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4

二、观点创新及相关说明5

第二章 国债理论文献综述及评价6

第一节 部分西方学者国债理论综述及评价6

一、凯恩斯主义之前国债理论观点综述6

二、凯恩斯主义的国债观点12

三、供给学派的国债观点17

四、布坎南的国债观点19

五、以巴罗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的国债观点20

六、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关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债理论的创新20

第二节 国内学者关于国债研究观点综述22

一、关于国债经济效应理论的研究观点22

二、关于国债促进经济增长的研究观点22

三、关于国债与宏观调控的研究观点23

四、关于国债管理和国债市场的研究观点24

五、关于我国国债是否存在“挤出效应”的研究观点24

第三章 国债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27

第一节 国债财政效应27

一、筹集财政资金效应27

二、国民收入分配调节效应28

第二节 国债货币经济效应31

一、国债货币资金供给效应32

二、国债的利率效应42

第四章 国债与宏观经济调控46

第一节 宏观经济调控的内涵和类型46

一、宏观经济调控的内涵46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类型46

第二节 国债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的运用56

一、国债在财政政策实施过程中的运用56

二、国债在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的运用65

三、国债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型宏观调控模式下的运用68

第五章 我国运用国债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历史回顾74

第一节 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历程概述74

一、1979~1981年“计划式”宏观经济调控74

二、1985~1986年“双紧式”宏观调控76

三、1989~1990年“硬着陆式”的宏观调控76

四、1993~1995年“软着陆式”的宏观调控77

五、1998~2004年“扩张型”宏观调控78

六、2004~2008年上半年,“稳中从紧”的宏观调控79

七、2008年下半年以后实施“积极扩张型”的宏观调控80

第二节 国债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中的运用81

一、1996年以后,国债在货币政策执行中的运用82

二、1998~2004年,发行特别国债用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对于我国经济的冲击82

三、1999年发行特别国债用于确保我国金融行业健康、稳定发展84

四、2007年发行特别国债用于注资成立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84

五、国债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中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85

第六章 提高我国国债宏观经济调控效果所必需的制度设计86

第一节 国债市场化运行制度设计86

一、我国国债市场化运行制度存在的诸多不足86

二、提高我国国债宏观经济调控效果所进行的国债市场化运行制度设计93

第二节 国债风险衡量指标再探讨及我国国债风险管理109

一、对目前国际通行的国债风险衡量指标再探讨109

二、我国国债风险管理所必须做的基础性工作114

第七章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与国债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运用116

第一节 两次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比较研究116

一、国际环境比较116

二、国内环境比较118

三、宏观调控经验的比较121

第二节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借鉴125

一、现代西方学者相关经济增长理论125

二、马克思关于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相关论述128

三、供给学派理论观点及其在美国的实践130

第三节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精神生产和消费135

一、精神生产与消费是物质生产与消费的高级形态136

二、精神生产与消费是实现人类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139

三、人类由物质形态生产和消费向精神形态生产和消费过渡升级的主要实现路径145

第四节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可选择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146

一、运用减税政策,增强微观经济主体的活跃度148

二、加强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居民收入水平152

三、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缩减行政性开支153

四、通过财政贴息的方式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153

五、打破行业垄断,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153

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确保我国金融安全和金融市场的相对稳定154

七、大力发展和规范中小企业板、创业板资本市场155

第五节 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债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中的运用155

一、我国运用国债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155

二、国债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中运用的着力点165

参考文献174

后记181

热门推荐